
受政策消息面催化,稳定币及跨境支付领域持续向好,A股与港股市场上“稳定币”概念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稳定币吧。
一、稳定币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1、稳定币是什么?
人类社会在不同阶段对货币有着不同层次的需求,也就发展演变出了不同的货币形态。到了现代,移动支付已经把一定范围内(如一国境内)的支付便捷性做到了极致。
那我们现在对货币还有什么额外的需求没有满足呢?
一是能相对保持稳定一点;
二是需要能适应特殊国际支付环境的需求;
三是去中心化。
在目前的金融体系下,想要转账给某个人,需要通过银行和银联系统,虽然流程已经大幅简化,但脱离银行几乎寸步难行。如果要资金跨境,更是受到各种限制,抛开资本管制下每年的换汇额度限制不说,即便是没有资本管制的国家,出入境时也同样不允许携带超过一定数量的现金或者贵金属。
加密货币就是提供了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不需要依赖传统银行体系。但是传统的加密货币如比特币、以太坊等,又存在价格剧烈波动的问题。
因此在这个背景之下,就诞生了一种通过锚定特定资产或算法机制实现价值稳定的加密数字货币,既能一定程度上实现“去中心化”,价格又能够相对保持稳定,这就是“稳定币”。
稳定币通常由私人机构基于对价资产发行,在区块链网络上流通,并承诺将币值恒定锚定于某一法币或商品单位。因此其集合了加密货币的“链上”优势、以及法定货币等传统资产的稳定性/安全性特征。
那么“稳定币”是如何“稳定的”呢?
稳定币之所以能“稳定”,不仅仅源于其“1:1”的锚定原则,也依托其储备托管、赎回与销毁、二级套利、激励引导等“附属”机制:
第一,“1:1”锚定原则。与比特币等“非锚定”加密资产相比,稳定币在发行时有特定资产作为支撑,即每发行一枚稳定币,其发行人即在储备中增加等值资产(如美元、港币等)。鉴于这种绑定关系,稳定币价格波动幅度明显小于比特币等其他加密资产,大部分时间均维持与锚定物“1:1”的固定兑换比率。
第二,储备资产托管机制。对于锚定法币或商品的稳定币,发行人通常承诺持有足额的储备资产以备兑付,并将这些资产存放在独立托管机构或受监管的银行账户中(例如USDC的美元储备由多家美国资质良好的银行和资管机构托管),以确保储备资产不被挪用、从而保障兑付承诺。定期的储备证明或审计报告也是关键一环,即主要稳定币发行人每月公布储备构成并由独立审计/会计机构出具鉴证,以增强透明度。
第三,赎回与销毁机制。稳定币发行人通常允诺持币人可以按照锚定价将稳定币直接兑换回对应法币、实物资产或其他抵押品。当用户向发行人申请赎回时,相应数量的稳定币会被销毁,同时等值的储备资产支付给用户。这一机制确保了稳定币供应与储备同步变化,并防止超发。
第四,套利机制。基于上述发行与赎回机制,当稳定币在市场上的交易价偏离锚定值时,交易者会通过一级与二级市场间的套利活动驱使价格“回归”。例如当市场上稳定币价格高于锚定价时,套利者会向发行人以1:1价格申购新币并卖出,从而增加供给压低市价;当稳定币市价跌破锚定价时,套利者会买入廉价币并按1:1向发行人赎回,从而减少供给并推高价格。
第五,激励引导机制。部分稳定币体系也会引入激励机制以引导供需平衡。例如,MakerDAO通过调节DAI(稳定币的一种)的稳定费率(借款利率),影响用户铸造或销毁DAI的意愿,从而更好稳定币价。如当DAI持续低于1美元时,可上调利率以提高借DAI成本,促使供给收缩;反之则下调利率鼓励供给。类似的,在算法稳定币中,设计者常设置激励来促使市场主体执行有利于恢复锚定的操作。这些内生激励机制是稳定币保持稳定的重要补充手段。
图片发布日期:2025年06月27日
2、我们可以总结出稳定币的特点
理解“稳定币”的特点,我们可以从数字性、稳定性、货币性三方面展开:
1)数字性:稳定币首先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作为数字货币的一种,稳定币与其他数字货币同样具备:交易效率高、成本低、全球通用等优点;
与传统法币相比,法币通过主权信用背书和权力保障其支付功能和价值稳定性,在国内具备硬流通性能力,但跨境效率较低;而稳定币是技术驱动的“数字现金”,普遍是第三方发行,依赖储备资产和算法维持价格稳定,缺乏法币的强制流通性和主权信用背书,但在跨境流通有优势;
2)稳定性:作为“加密货币”的一种,稳定币区别于其他“加密货币”最突出的特征,就在于其具有币值的“相对稳定性”。与其余加密货币对比,稳定币价格波动幅度明显小于比特币等其他加密资产,大部分时间均维持与锚定物“1:1”的固定兑换比率,成为加密市场的价值衡量基础,具备价值稳定、流通性强的特点;其他加密货币或基于算法共识(如 BTC),或锚定现实资产与现金流(如平台币),投资属性与价值储存属性更突出,但高波动性限制了其支付与流通功能的应用;
3)货币性:稳定币的核心功能在于“代币”。稳定币的诞生,本质上是加密货币生态对货币性需求演化的必然产物,其核心功能在于填补加密市场“基础货币”的缺失,从而构建可支撑金融活动的价值锚点。
总之,一方面来看,稳定币锚定法币的发行机制保证了其价值的稳定性,是其发挥价值衡量与交易互换功能的基础所在;另一方面来看,稳定币具备区块链去中心化记账的相关优势,包括低交易成本、透明性、可追溯性、全球流通性与私密性等。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稳定币也有自己比较明显的“缺点”:
首先,从持有人角度看,稳定币是私人货币,不是政府货币,因此是存在与其发行人相关风险的,包括发行人内部管理风险(治理缺陷、操作漏洞等)、储备资产风险(储备金不足、资产价值波动等)与合规监管风险(政策差异、反洗钱、监管舞弊等);
另一方面,稳定币需要基于区块链技术运行,因而还存在技术相关风险,包括算法机制风险(发行模型失效等)、网络安全风险(51%攻击、智能合约漏洞等)、性能瓶颈风险(区块链吞吐限制、跨链交互延迟等)。
3、除了机构,稳定币对个体来讲不具有投资价值
当一个货币的币值不稳定,它就很难走进寻常交易场景,稳定币为了能够适应更广泛的交易场景,在设计上追求币值稳定,但也就因此牺牲了投资价值,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其投资价值归零。
换言之,持有优质稳定币,获得的收益是价格不动;但若不慎,持有劣等稳定币,则有价格下跌甚至价值归零风险。
当前距稳定币首次问世已逾十年,但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稳定币经受多次脱锚、破产等事件冲击,发展规模受限。目前,缺乏抵押、资产储备不善、监管规则不明确等问题,仍阻碍着稳定币的发展。
二、稳定币有什么用?怎么用?
在理解了稳定币是什么之后,我们可以来看看它的作用。
一般来说,稳定币具有三大功能:
第一,交易媒介,稳定币是加密市场的基础交易工具,解决了比特币等原生加密货币价格波动剧烈的痛点;
相比于比特币等投资性风险资产,稳定币用途更多在于行使货“币”作为交换媒介和计价单位的功能。稳定币的锚定资产除了法定货币资产(包括现金、国债等)外,也可以包括其他加密资产和商品(如黄金),还有的无抵押稳定币通过算法维护价格稳定。当前主流稳定币是法币抵押型,从而构建起传统中心化金融体系和去中心化金融体系的桥梁;根据coingecko数据,当前全球稳定币锚定的主要法币为美元,截止2025年 6月21日,全球稳定币规模约2615亿美元,其中1622亿美元为USDT,613亿美元为USDC,两者均锚定美元资产,共计约占稳定币总规模的85%。
第二,支付结算,稳定币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点对点实时结算,大幅降低传统跨境支付的中间成本和时间延迟;
传统跨境支付中介成本占比30%-50%,而稳定币可以通过缩短支付链条,减少中介费用,还可以降低外汇点差,从而降低成本;同时,相比传统跨境汇款需数个工作日,稳定币依托区块链可以完成实时转账,而分布式账本(DLT)还可以增强交易状态实时可追溯性。
同时,进行稳定币汇款仅需接入互联网,为金融基础设施不足的地区提供了一种便捷的跨境支付途径。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全球约17亿成年人没有银行账户,金融的包容性仍远远不足。这类无银行账户群体只要拥有手机和互联网,即可通过稳定币实现价值存取和支付。例如,在非洲、东南亚等地,USDT和USDC被广泛用于跨境汇款、抗通胀和日常支付。
第三,避险工具,稳定币在高通胀、货币贬值或资本管制国家成为重要的财富管理工具。
基于稳定币锚定法币价值、波动小等特点,在通胀高企的国家,稳定币也作为一种保值和交换的新工具。例如,在拉美和非洲一些通胀严重国家,不少居民开始将薪资或储蓄兑换成美元稳定币USDT来抵御本币贬值,有助于个人财富的保障。
三、稳定币发展的宏观影响
稳定币发展对全球货币体系、银行业务与流动性的影响也在逐步显现出来。
1、稳定币有望成为去中心化市场的“信用中介”
早期的加密货币如比特币、以太坊虽实现了去中心化支付,但价格剧烈波动使其难以承担价值尺度功能,市场由此催生了对“数字稳定锚”的需求。USDT、USDC 等锚定美元的稳定币应运而生,成为DeFi、跨境支付等场景中的记账单位,有效连接了传统金融体系与区块链经济,为去中心化生态系统提供相对稳定的价值锚定与清算工具。
银河证券认为,稳定币可能成为推动加密货币市场统一的工具,在当前缺乏统一监管框架的背景下,承担起类似信用中介的功能,推动数字经济朝向更高层次的货币功能整合。
2、重塑国际货币格局
当前,稳定币底层锚定法币资产为美元,美元霸权或会借助稳定币实现链上扩张,美债危机的系统性转嫁机制再度强化。
但技术开放性也为多极化发展打开窗口,随着更多国家加快代币化发展,如欧盟、中国香港等国家地区将为非美元稳定币的发行打开空间。
中信建投认为,未来,全球稳定币发行生态竞争将进一步加剧,法币稳定币类型与格局加速重构,有望撼动美元的垄断地位,推动国际货币竞争格局重塑。
3、推动支付体系变革
稳定币基于区块链网络发行和流通,通过分布式账本、共识机制、链上结算、智能合约等区块链技术,全面重塑支付流程,实现成本骤降与效率提升。
从本质上来看,是一场支付效率的革命,尤其在跨境支付领域彰显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传统跨境支付依赖SWIFT体系,中间环节多,导致成本高、效率低。通过稳定币支付可以绕开“银行+SWIFT”体系,跨境汇款可实时到账,手续费可以降低至1%以下,大幅提升跨境支付与结算效率。
小结
总之,稳定币代表了一种新型支付技术与模式,可能会存在一些我们现在也看不太清的外溢作用,但其本质上还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对货币新的需求而生的,或许稳定币的发展,可能会对传统金融体系带来一定冲击与融合,但作为未来重塑全球金融秩序的重要变量,稳定币正在成为未来全球角逐的焦点之一。
近期,以稳定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受到市场广泛关注。不法分子利用“稳定币”大做文章的非法活动也已开始冒头。请广大投资者增强理性投资意识,不要盲目相信天花乱坠的承诺,树立正确的货币观念和投资理念,切实提高风险意识,避免上当受骗。
参考文献:
1、华泰 | 固收:稳定币——重塑全球金融秩序的变量,华泰睿思,张继强、吴宇航等,2025年6月27日2、【CGS-NDI研究】厘清一个问题:稳定币是货币吗?——稳定币系列报告之一,中国银河证券研究,2025年7月10日
3、中金:稳定币影响初探,中金点睛,李求索、张歆瑜等,2025年6月23日
4、稳定币发展的产业机遇——关税博弈专题,中信建投,张玉龙、王大林,2025年6月26日
5、周报25年第26期:稳定币对传统金融体系影响几何?,中信建投,应瑛,2025年7月13日
6、中金:稳定币的经济学分析,中金点睛,彭文生,2025年6月27日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投资者投资于本公司管理的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托管协议》《招募说明书》《风险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及相关公告,如实填写或更新个人信息并核对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与自己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产品。投资者需要了解基金投资存在可能导致本金亏损的情形。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代表本基金业绩表现。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担。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