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
1. 高盛:中国股市保持韧性,维持“增持”评级
高盛发布研报称,中国股市保持韧性,原因包括美元走弱、经济增长强劲以及国内政策支持。高盛维持对中国股市的“增持”评级,并上调2025年每股收益预测,将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的12个月目标点位分别上调至78点和4400点,这意味着其潜在回报率分别为7%和15%。近期,高盛还将全年南向资金净买入额的预期从750亿美元上调至1100亿美元,原因包括资金从美国流向中国、H股的成长性与估值优势,以及新股IPO和“回归”上市推动南向可投资范围扩大。
2. 高盛:提高MSCI中国及沪深300未来12个月目标值
高盛最新报告将未来12个月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的目标值抬高至78点和4400点,这意味着有7%和15%的潜在上升空间。
3. 高盛:上调美国核心PCE通胀到2025年底增长3.8%
高盛经济学家预计美国核心PCE通胀到2025年底增长3.8%(此前预测为3.5%),2026年底2.7%(此前预测2.3%)。与这些预测相比,最新公布的核心PCE数据仅为2.6%。高盛表示,美元因关税消息而走弱,这种走弱放大了关税对价格的直接影响,而非抵消这种影响。
4. 高盛:就业市场走弱尚需时日,下月大概率保持观望
高盛资管公共投资首席投资官Ashish Shah表示,目前美联储仍在观望,等待不确定性的消除。近期的就业数据支持了美联储的立场,劳动力市场需要走弱到足以重启宽松周期。然而,劳动力市场的任何疲软都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我们认为下个月的会议上再次维持利率的可能性更大。
5. 美银:金价可以轻松交易于3000上方,但目前不会超过3500
在美联储警告关税给经济带来不确定性后,亚洲早盘金价走高。在经济不确定时期,贵金属往往表现良好。不过,对美国贸易会谈举行会谈的预期可能会限制价格上涨。美银全球研究全球大宗商品研究团队在一份报告中称,根据美银全球研究的供需模型,金价可以轻松在3000美元/盎司上方交易,但目前不会超过3500美元/盎司,尤其是在贸易争端缓解的情况下。
6. 花旗:将布油短期价格预测下调至55美元,因美伊核协议有望达成
花旗研究周四将布伦特原油三个月期预估从先前预估的每桶60美元下调至55美元,因美伊核协议谈判重启,提高了最终达成协议的可能性。花旗表示,由于市场供应增加,美国和伊朗之间的协议可能会缓解制裁,这可能会推动布伦特原油价格跌至每桶50美元。但如果没有达成协议,以及遏制伊朗核计划等可能升级的行动,可能会将油价推高至每桶70美元或更高。花旗认为最终达成协议的可能性为60%。
7. 三菱日联:美联储对降息的谨慎态度不一定令美元走强
三菱日联银行分析师哈尔潘尼在一份报告中说,如果美联储在周三的会议上对未来几个月降息的可能性持谨慎态度,美元不一定会升值。他说,自4月初以来,欧元走强,尽管欧盟与美国两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差已经向有利于美国的方向移动。这意味着有关降息的谨慎信号不一定会提振美元。哈尔潘尼说,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对美国经济将走弱的强烈预期意味着美元可能会保持疲软或进一步走弱。
8. 潘森宏观:预计英国央行年内还将再降息75个基点
潘森宏观首席英国经济学家Robert Wood表示,下调对2025年和2026年的英国经济增长预测,现在预计该国GDP将在2025年和2026年分别增长0.9%和1%,低于之前的1.1%和1.5%。尽管3月份通胀率已降至2.6%,但预计未来几个月通胀率将大幅回升,第二季度可能达到3.4%,到年底仅会降至3.3%。自上次预测评估以来的大部分数据通常会使MPC保持绝对谨慎的立场。但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已经颠覆了全球经济,扰乱了金融市场。在这种背景下,潘森宏观预计英国央行今年还会有三次25个基点的降息,包括5月和6月的连续降息,以及在11月的最后一次降息。
9. 道明证券:如果英国央行暗示更激进的降息,英镑将面临打击
道明证券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称,如果英国央行周四的政策决定暗示将加大降息力度,英镑可能走弱。他们表示,英国央行可能以8票赞成、1票反对的投票结果决定降息25个基点,政策制定者丁格拉可能投票赞成降息50个基点。在贸易不确定性加剧的情况下,英国央行还可能下调经济增长预期,并从进一步降息的指引中删除“逐步”一词。“通胀水平低于市场预期和货币政策报告的预测,这让成员们对继续降息充满信心。”
10. 潘森宏观:德国3月份工厂订单表现强劲,但后续将受到关税打击
潘森宏观分析师Claus Vistesen在一份报告中说,德国3月份制造业订单轻松超过市场预期,但贸易不确定性将拖累未来的经济活动。他说,美国进口商在加征关税前提前囤货可能是原因之一,不过影响的规模难以量化。医药订单增长17%,部分反映了美国进口企业为赶在该行业可能被加征关税之前做出的努力。但贸易担忧将继续拖累投资,尽管出口表现强劲,消费增长仅略微放缓。他表示,如果企业考虑到在总理默茨领导的新政府,国内政治变得更加清晰,那么数据就存在上行风险。
11. 荷兰国际:欧元可能受益于去美元化,但仍有路要走
荷兰国际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称,欧元可能受益于外汇储备的去美元化,但要提高欧元计价资产的吸引力,还有更多工作要做。“如果各国央行对欧元的需求恢复到本世纪初的水平,以欧元计价的外汇储备可能会增加约4500亿欧元。”美国国债的净发行主要由国内私人投资者吸收,而主要的亚洲投资者正在退出市场,这有助于去美元化。为了吸引这些资金,欧洲需要提供一个高质量、高流动性的资产池,以与美国国债竞争。
国内
1. 中金:美联储不会先发制人降息
中金公司研报称,美联储5月会议按兵不动,符合市场预期。货币政策声明指出失业率上升与通胀走高的风险均已加剧,暗示政策环境面临“滞胀”风险,但由于当前经济数据仍然稳健,美联储也不急于行动。中金公司认为,美联储短期内不会降息,尤其不会先发制人降息,未来的降息路径将取决于关税谈判:若谈判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关税居高不下,美联储可能被迫开启“衰退式”降息,年底前或降息100个基点;但若谈判达成有效成果、关税降低,美联储或推迟至12月降息,降息幅度也将更加温和。
2. 中金:央行降息,后续银行存款利率也有可能随之调降
中金研报称,本次人行降息是一次利率中枢的普降,一是7天逆回购利率下调10bp到1.4%;同时央行预计这将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随之下行0.1个百分点。截至2025年3月,人民币贷款余额是265万亿元,降低0.1个百分点的利率节省实体经济付息成本2650亿元左右。二是降低所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三是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随着利率中枢的普遍调整,接下来需要观察银行存款利率是否也会继续调整。
3. 中信证券:中美贸易谈判进程或可总结为“三步走”
何立峰副总理将在访瑞期间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举行会谈,本轮中美关税博弈出现破冰式接触。近期特朗普团队在关税表态上渐趋缓和,我们认为其面临的“负向约束”逐渐逼近是核心原因。我们预计,后续的中美贸易谈判进程或可总结为“三步走”:首先是破冰;其次是围绕美国如何在单边关税上做出让步、如何建立对话机制进行博弈和沟通,并建立常态化对话机制;最后是围绕双方关切的核心问题开展持续博弈和谈判。
4. 中信证券:依旧预计美联储年内降息次数小于或等于2次
中信证券研报称,2025年5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维持政策利率不变,会议声明强调“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鲍威尔发言全程围绕“不确定”和“边走边看”两个词,看似几乎没有增量信息。不过,基于我们“transitory inflation+ weaker growth+ high uncertainty”的分析框架,当前美国经济数据和通胀预期对应降息预期有所削减。我们依旧预计美联储年内降息次数小于或等于2次,并且预计6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将维持政策利率不变。市场方面,平淡的会议未掀起太多波澜,我们预计市场短期仍将围绕特朗普关税政策交易,外汇市场美元看跌情绪仍重,美股前景尚不清晰,预计短期仍将保持高波动。
5. 中信证券:供给持续收缩,收储加力扩围
中信证券研报称,2025年前111天,我们统计各地拟利用专项债收储规模已经达到2090亿元,1-4月披露专项债收储逐月快速上升,专项债收储已经不局限于个别区域,而在普遍推开。2018年和之后出让的土地一旦被公告收储,则统计收储价格相对于土地出让成交价折让12%,收储有力夯实了房企的净资产。我们认为,收储是供给收缩政策的核心内容,并和金融支持政策、需求支持政策一起,构成了中国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最关键政策组合。
6. 中信证券:一揽子金融政策对银行经营预期影响中性偏正向
中信证券点评5月7日国新办“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新闻发布会称,“一行一局一会”定调积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有望提振宏观经济运行表现。降息虽然影响银行资产收益率和息差,但降息幅度小于预期隐含监管对于银行息差的兼顾,同时预计后续将引导银行存款挂牌利率下降,有效对冲负面影响。针对房地产、小微、外贸等重点部门的支持政策也有望稳定银行相关资产风险预期。整体而言,新政对于银行经营预期影响中性偏正向。
7. 中信建投:未来生育补贴或可在三个维度上做出改善
中信建投证券研报称,从已有实践经验看,地方生育补贴政策效果有限,主要症结在于三点:①针对一孩补贴过少(一胎生育率贡献最大、近年下滑最快,同时也最需补贴);②地方补贴力度不足,缘起既有财政体系下地方政府激励兼容未得妥善解决;③地方补贴割裂(表现为强调父母户籍)和人口流动之间矛盾并未有效解决。未来生育补贴或可在三个维度上做出改善:①补贴重心从三孩转向一孩,改善初育体验与再生育意愿;②加大生育补贴力度;③中央统筹生育补贴,探索地方激励兼容的生育补贴模式。
8. 中信证券:2025年将成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量产元年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2025年将成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量产元年。从投资思路来看:1)看好具身智能机器人板块,并且认为该板块已成为2025年及未来5-10年的最重要的科技产业机会之一;2)建议关注核心产业链环节具备高竞争壁垒的公司的投资机会,在产业革命中持续兑现业绩消化估值并穿越产业浪潮起伏;3)建议关注新进入玩家及潜在颠覆性技术路径带来的估值拉动,不仅包括新进入的科技巨头和主机厂的相关公司,还包括各零部件环节的玩家。
9. 中信证券:预计存款降息将很快开始逐步推进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通过利率自律机制引导商业银行相应下调存款利率。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此举有利于降低银行的负债成本,为银行腾出更多的利润空间,提升银行的盈利能力。尤其是在贷款利率下行的背景下,下调存款利率有助于稳定银行的净息差,避免银行因息差过窄而面临经营压力,增强银行可持续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明明预计,存款降息很快会开始逐步推进,参考以往的调整经验,不同期限下调5至20基点不等。“具体的调整时间和节奏可能因银行而异,预计大型银行会率先行动,中小银行则可能会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竞争状况稍作延迟后跟进。”(上证报)
10. 民生宏观:美联储主观上在6月降息的意愿并不强
民生证券宏观团队研报称,为什么我们认为当前美联储主观上在6月降息的意愿并不强?一是美联储当前基于数据的政策框架是“滞后”的,而在6月会议之前最大的问题是无法获得足够的数据给联储采取措施的勇气。6月18至19日议息会议之前,联储只能看到5月的CPI和PPI,而此前的数据给出的宽松理由底气是不足的。二是6月议息会议召开的时点十分“不凑巧”。白宫设置90天关税暂缓时间窗口的最后期限是7月8日,计划通过新减税和支出法案的最后期限是7月4日,而联储议息会议是在6月18至19日。而在这两项政策阶段性成果出现之前,前瞻性降息意味着要承担较大风险——若关税谈判和减税推进顺利,美联储完全有理由在宽松上“徐徐图之”。
11. 东吴证券:明确的政策执行路径为市场注入强劲信心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表示,此次一揽子金融政策的发布,充分体现出中央对宏观经济形势的精准认知。各项政策高效落地、协同打出“组合拳”,清晰的政策逻辑、务实的政策内容、明确的政策执行路径为市场注入强劲信心。芦哲认为,短期来看,在市场情绪和资金较为充足的情况下,本次会议发布的政策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对新增流动性的预期,实现稳固资本市场的目标。中长期来看,总量政策调控和结构性的精准滴灌,进一步推动实体经济稳健发展,向长期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迈进。随着各项政策逐步执行、见效,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望迈上新台阶。(上证报)
12. 华泰证券:美联储后续降息决策取决于关税及数据,特别是就业数据
华泰证券研报指出,虽然近期美国软数据(soft data)整体走弱,但硬数据(hard data)维持稳健,且关税政策以及失业率/通胀前景存在较大不确定性。5月会议显示美联储维持此前的观望立场,不急于降息,计划等待形势明朗后再行动,且降息决策要取决于失业率和通胀之间的权衡。往前看,美联储后续降息决策主要取决于hard data的走势,特别是就业数据。如果就业数据在6月会议前明显走弱,而4-5月通胀压力仍可控,那么美联储仍有一定概率在6月降息,否则美联储再次降息决策可能要推迟到7月或者以后。后续我们继续重点关注美国关税政策的变化以及包括就业数据在内的hard data以判断联储的降息决策。
13. 华创证券:“一行一局一会”打出组合拳将带来市场风险偏好的加强
华创证券首席分析师姚佩表示,本次会议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支持实体经济,二是支持资本市场。针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包括总量和结构两方面。总量方面,降准降息落地。结构方面,中国央行在资金投向方面拥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指引性,当前更多倾向于科技创新和扩内需。针对资本市场的支持主要体现在对“平准基金”和中长线资金入市的进一步坚定。姚佩认为,“一行一局一会”打出组合拳,后续各部委或密集召开新闻发布会,可能形成“一揽子”政策的加速落地。对股市来说,短期风险偏好的稳定比基本面修复更重要,此刻不必悲观,量比价更重要。过去10个交易日A股日均成交额1.1万亿元,未来一到两周市场若持续放量,将构建更扎实的底部,带来风险偏好的加强和向上反弹的信心。
14. 方正证券:轻量化是人形机器人重要产业趋势,镁合金、PEEK等材料或迎来渗透率向上
方正证券研报认为,轻量化助力人形机器人在续航、性能、使用寿命等多方面优化提升,是大势所趋。在政策、资本等加持下,人形机器人产业提速,有望于不远的将来实现商业闭环。特斯拉、优必选、宇树等主流机器人厂商在迭代过程中均不同程度呈现减重、轻量化趋势。特斯拉于2023年12月推出OptimusGen2,其相较Gen1除了在传感器等方面的变化,体重减轻10kg,步行速度提升30%。机器人轻量化可选材料包括铝、镁、PEEK、碳纤维材料等,在机器人躯体外壳、关节壳体、齿轮、轴承、减速器/电机零部件等领域或将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