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稳定币”的几点思考”

· 快讯

今天我们来聊一下最近比较热的“稳定币!!!”。

考研级定义:稳定币是一种与法定货币或实物资产等挂钩的加密货币,通过特定的锚定机制来维持价格稳定,旨在提供比其他加密货币更稳定的价值存储和交易媒介功能。

如果我们要想深度了解稳定币是干什么的,那就要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什么是“加密货币”,加密货币的逻辑是什么?

加密货币之所以在国际上那么火,其一是其本身的“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特质,其二就是加密货币可作为规避资本管制的工具,不受银行营业时间或跨境支付系统(如 SWIFT)的限制其三被称为 “数字黄金”,理论上可对抗法币超发导致的通胀。

打个比方:我们现在手上使用的货币是政府央行发行的,如果经济上行,政府就会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从而导致市场上货币减少,本币升值。如果经济下行,政府就会采用宽松性的货币政策,导致市场上的货币增多,本币贬值。

说来说去,就是货币本身的价值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操控着”,而这种看不见的手就是“各国央行,政府”,也就是所谓的货币中心,而加密货币就做到了“去中心化”,外界因素没办法去干扰,我们拿比特币来举例:

比特币总量固定为 2100 万枚,代码中明确限制发行量,避免中心化机构超发货币,每一枚比特币都是由算法控制发行,通过挖矿逐渐释放出来。

那就有人问了,为什么不能修改代码呢?

是因为加密货币的项目重大决策(如协议升级、资金分配)由社区投票决定,而非单一机构拍板,如传统货币就是“各国央行单方面制定规则”。即修改代码是技术自由,但被主流社区接受需达成共识,这就是加密货币“去中心化的本质。”

现在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加密货币的运行逻辑,再来说说加密货币的本身存在的缺点?

一个国家货币的发行,是建立在国家信用之上,需要锚定资产“如黄金”,这样才可以赋予货币其价值,但是加密货币是去中心化,所以,没有锚定资产,其本身的价格波动极大,容易暴涨暴跌。

所以“稳定币”就出世了,稳定币一个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持加密货币的价值稳定。

稳定币的运行逻辑:稳定币目前由三种,我们拿法定抵押型来说,它采用1:1 储备金制度,发行方需在银行存入等额美元或国债,每铸造 1 枚稳定币对应 1 美元储备,用户通过合作银行(如 Silvergate)向 Tether 账户转入美元,Tether 验证资金到账,随后在区块链(如 Tron、Ethereum)上铸造对应数量的 USDT,并发送至用户钱包。

但是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这个稳定币是锚定美元的,虽然也是通过区块链生成,但是其本质受美元操控的。这个所谓的去中心化,也开始受“美元中心”操控了。而在加密货币交易所中,稳定币(如 USDT、USDC)是最主流的交易对基础货币。用户可以通过将比特币、以太坊兑换来兑换稳定币。

这就造成了一个结果,美元的数量可操控稳定币,稳定币又可以与加密货币直接兑换。间接的,美元就可以开始深层次的渗透到加密货币市场,进一步维护美元霸权,我只能说,玩金融还得是老美。

我们来看美国的操作:

2025 年美国关于稳定币的最新法案为《GENIUS 法案》。该法案于 5 月 20 日在美国参议院以 66 票赞成、32 票反对的压倒性优势通过,正式将稳定币纳入联邦监管框架。

所以说,中国禁止“加密货币”是对的,因为加密货币这种所谓的“区块链,去中心化”的性质正在被稳定币所慢慢解构。

但是最近香港开始稳定币立法,其本意是旨在助力人民币国际化,因为没有将稳定币强制绑定美元储备,那么就是要绑定人民币,助力人民币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