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市场风口下的机遇与挑战
2025年8月1日,香港《稳定币条例》将正式生效,首批合规稳定币或于年底面世。这一政策不仅标志着香港向全球数字资产中心迈出关键一步,更引发市场对“中国版稳定币”的猜想。本文将深度解读香港稳定币进展、中国政策动向及A股核心标的,为投资者提供关键参考。
一、香港稳定币发行时间表:8月启动,年底落地
1. 政策框架明确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生效,要求发行人需持牌经营,并接受反洗钱、储备金管理等严格监管。金管局已启动沙盒测试,京东、渣打等9家机构参与,首批牌照或于年内发放。
2. 应用场景聚焦跨境支付香港政府明确,稳定币将优先用于跨境贸易结算,降低企业成本。例如,京东、蚂蚁国际等企业已布局跨境支付场景,目标解决“本币风险高、金融体系薄弱地区”的支付痛点。
3. 锚定资产或多元化与香港传统港币稳定币不同,新发稳定币可能锚定黄金、离岸人民币或区域货币,以增强信用背书。
二、中国政府会发行稳定币吗?政策导向解析
1. 严控私人稳定币,力推数字人民币中国大陆明确禁止私人稳定币流通,2021年《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将其定性为非法金融工具。当前重心是推广数字人民币(e-CNY),截至2025年已覆盖跨境支付、零售等场景。
2. 探索主权信用与稳定币结合政策可能通过以下路径试水:
- 离岸人民币稳定币试点:在海南、粤港澳大湾区发行锚定CNH的稳定币,服务“一带一路”跨境结算。
- 产业联盟链场景稳定币:由国企牵头,锚定大宗商品价格,限于产业链内使用(如钢铁、光伏)。
- 央行背书跨境稳定币:未来或推出与e-CNY挂钩的衍生币种,替代部分美元结算份额。
3. 战略意图:金融主权与国际化香港稳定币试点被视为“金融主权二次回归”,通过技术手段重构离岸人民币流动性,同时为内地创新积累经验。
三、稳定币概念股核心龙头:8大企业抢占风口
以下企业凭借技术、牌照或场景优势成为市场焦点(数据截至2025年7月):
公司名称 核心优势 布局亮点 催化因素
四方精创 香港金管局“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核心服务商,支持稳定币发行与清结算 沙盒测试交易额超500亿港元,深度参与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 香港发牌后或成首批系统服务商
拉卡拉 国内唯一持有跨境人民币全牌照的第三方支付机构 500万台POS机支持稳定币扫码,与京东合作线下场景 稳定币流通或带动POS机销量爆发
海联金汇 持有香港MSO牌照,参与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 跨境支付技术适配稳定币流通,中俄能源结算放量 2025年Q1净利润同比暴增950%
恒宝股份 数字货币硬件安全模块(HSM)龙头 中标中国移动1.5亿元终端项目,支持稳定币密钥管理 硬件钱包市占率超30%
新大陆 京东收单设备核心供应商 智能POS终端覆盖全球商户,适配香港商户改造 获东南亚20万台终端订单
协鑫能科 国内新能源RWA(资产代币化)龙头 完成首单光伏资产代币化融资,探索稳定币结算场景 香港政策推动传统资产代币化
飞天诚信 硬件加密设备龙头 为京东支付提供安全解决方案,稳定币安全模块市占率39% 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45%
翠微股份 数字人民币受理系统覆盖北京全场景 子公司参与央行跨境稳定币试点,计划接入港元/美元收单系统 2024年数字人民币交易额达80亿元
四、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策略建议:
- 短期关注支付服务商(如拉卡拉、新大陆)及香港基建标的(如四方精创)。
- 中长期布局RWA龙头(协鑫能科)及安全认证企业(恒宝股份)。
风险预警:
-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技术替代风险(如量子计算威胁加密体系)、市场波动性加剧。
结语
香港稳定币的推出不仅是金融创新的里程碑,更是全球货币体系变革的缩影。对于投资者而言,需在政策红利与合规风险间寻找平衡,重点关注技术壁垒高、场景落地明确的龙头企业。中国版稳定币虽未官宣,但数字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已悄然加速,未来或形成“数字人民币主导+合规稳定币补充”的新格局。
(本文数据及政策信息综合自公开报道,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