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打着“稳定币”幌子的骗局

· 快讯

默 达

过去一个月里,金融圈和资本市场刮起了一阵稳定币的风,先是“稳定币第一股”Circle股价连翻数倍,引发概念炒作;又有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正式生效,多家金融相关企业放出“计划取得牌照”的信号。然而各类打着“稳定币”名头的诈骗也随之而来,有人将其作为犯罪活动的幌子。

稳定币本身并非骗局,通俗地讲,它是加密货币的一种,同样没有实体,却比公众熟知的“比特币”“狗狗币”等价值更稳定。需明确的一点是,稳定币的核心作用是支付,而非投资或炒作,凭这一点就可戳穿市面上绝大多数宣称“集资获利”“保本增值”的骗局。

既然用于“支付”,那稳定币是否就成了普通老百姓的刚需呢?答案是否定的。

纸币也好,银行卡、微信支付宝里的钱也罢,还有稳定币,它们并非真的有价值,而是一种由政府和央行担保的信用,在国内可以自由交易,在国外则需要兑换成外汇。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实行外汇管制,以平衡国际收支、保证币值稳定。

对于许多跨国企业而言,他们若短时间内进行大量的跨国结算,不仅“钱”不够用了,还要通过银行系统缴纳大量的手续费,因此,他们希望走稳定币这条去中心化的捷径。而对于部分高通胀国家的公民而言,本国货币不值得信任,也希望通过稳定币来放缓资产贬值的速度。须知,这两种情况都不能赚钱,仅仅是保值罢了。

我们不必用稳定币,原因其实很简单——人民币的购买力相对稳定,每每遇到汇率异常波动,“央妈”都会及时出手,可以说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稳定”币了。而如今猖獗的诸多“稳定币”骗局,或是将部分“垃圾币”换个马甲兜售,或是干脆卷款跑路,若轻信一夜暴富的许诺,恐怕会被骗得血本无归。

我们生活在一个足够强大的、有能力用货币守护公民财产安全的国家,本就是一种幸运。将要在香港进行的稳定币试点工作,其实也有进一步的战略考量。所以,下次再遇到此类诈骗,千万要捂紧自己的钱包,别用手中的“稳定”去购买他们口中“不稳定”的未来。